接吻鱼

周东旭但爱鲈鱼美

发布时间:2021/6/11 13:37:39   
但爱鲈鱼美

作者:周东旭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有一首《江上渔者》,小时候就读过。我们小学老师也常常说“冬鲫夏鲈”。只是一直没有吃过松江鲈鱼。

我帮友人编修家谱,他送了我一尾鲈鱼,因为我赶时间坐车,母亲拿到后说,很新鲜啊,立马洗净,切了一段,抹上盐,就饭窝里蒸了一下,给我下饭,那感觉也鲜美的很。不过那是海鲈鱼。《宝庆四明志》上对海鲈鱼评价极高。

“鲈鱼,数种,有塘鲈,形虽巨而不脆,有江鲈,差小而味淡。有海鲈,皮厚薄而肉脆,曰脆鲈,味极珍,邦人多重之。”

倪象占在《蓬岛清话》中说,有些鱼很有名,但不见得很好吃。“鲈,有塘鲈、海鲈皆可斤许。虽不佳而较胜松江之鲈。松江四鳃鲈,长不过三四寸也。予尝谓物不必甚佳,古人偶以寄意,见之行墨间,则人争誉之矣。如松江鲈,以魏武、张翰诸人之思,遂擅名,多入吟咏。不知魏武以远地试左慈,张翰托言怀乡也。”说的就是鲈鱼。鲈鱼是极有名的鱼,在魏晋时就很有名。且鲈鱼是一种意象鱼,说起鲈鱼会另人想起张翰张季鹰。至于诗文里则是历代都能写鲈鱼或是用张季鹰的典故。

据《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苏轼有诗赞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据《《海错图》笔记》作者张辰亮的考证,所谓的松江之鲈,应有两种。

松江四鳃鲈应该算是一种杜父鱼,康熙六年,聂璜在松江,吃上了闻名的四鳃鲈,“得食四鳃鲈,甚美”“长不过八寸,侈口圆头而细齿,身无鳞,背列白点至尾”“鲈四叠,赤色露外,此四鳃之所以得名也”,号称有四个鳃,其中两个只是鳃盖上的褶皱,不是真鳃。且大部分的鱼都有这褶皱,只是松江鲈褶皱里的皮肤是红的,就像多出两个鳃一样。这一种全身褐色,短小。

另一种是花鲈,就是现在菜市场上常见的“海鲈鱼”,符合古诗里说的“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南宋杨万里)“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腮鲈。鳞铺雪片银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南宋张镃)这一种全身银白鳞片,鳞片上有小黑点。

春夏季时,花鲈鱼会从海里游到纯淡水的河流中,入冬时回到海洋。

所以张先生的认为,唐以前的松江鲈是指花鲈,宋代后,吴淞江开始淤塞,环境更适合那种杜父鱼,开始和花鲈分享松江鲈之名。

古人记录,多有文字为主,又喜欢用形容词,所以如没有见过实物其实不知道哪底描述的是什么样子的。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有图有真相。

所以可见友人送我的鲈鱼是真正的鲈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syff/981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