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特殊习惯 >> 来宜昌,没吃过它,那算是白来了
长江水奔流而过,灌溉出宜昌的繁荣富足,鱼鲜也在日复一日中,年复一年的陪伴中,成为宜昌人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宜昌人餐桌上的常客。
肥鱼更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来宜昌做客,吃上一顿鲜美的肥鱼,是件顺理成章和很有范的事。不但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更是对峡江美食文化的一次悟心体验。
▲图片来源:伍家岗区委宣传部
宜昌肥鱼
向来是外地宾客来宜昌必点菜肴
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宜昌三峡,长江激缓的交汇之地,为肥鱼的繁育提供了最佳场地,因此,宜昌还是肥鱼的原产地和繁育地。
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鲜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
自长江禁渔政策颁布后,人工饲养的肥鱼成为食用的主流。宜昌人用肥鱼烹制的炖肥鱼,肉质细嫩、甘醇淡雅、味道爽口;鱼肉无肌间刺,洁白如玉、入口消化;所炖鱼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
“宜昌肥鱼,是外地宾客来宜昌必点菜肴!”宜昌市桃花岭饭店顾问、中国烹饪大师杨善全告诉记者,在他从事餐饮行业40余年中,每每接待国家重要领导及外宾时,宜昌肥鱼作为本地特色菜,获得了诸多赞誉。
“炖肥鱼充分体现了宜昌菜原鲜味的风骨灵魂,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宜昌市楚菜大师工作室主委叶庆年告诉记者,宜昌肥鱼肉质紧致,不仅清炖口味绝佳,也适合煎、烧、蒸、烤等多种烹饪方法。“我就生长在西陵峡口,从小就是吃着鲜美的宜昌肥鱼长大的。”
因其价格较高,高蛋白,维生素含量较多,宜昌肥鱼不仅汤鲜、味美、有营养,做法讲究、吃法有仪式,对烹制工具,食用餐具都有独特的要求。
以“肥”为美,到以“瘦”为美
宜昌肥鱼与时俱进
根据记载,鮰鱼在繁殖季,上中下游齐聚于宜昌西陵峡口的南津关的开阔水面,成双成对成群地向三峡的激流冲刺,这是繁殖后代强壮体质的需要,故宜昌南津关集结的鮰鱼膘肥体胖,再加上鮰鱼的鱼鳔不同于其他的淡水鱼类,特别肥厚,鱼肉细嫩鲜美,故宜昌人形象称呼“肥鱼”。
因此一直以来,无论是人工饲养还是烹饪技巧上,肥鱼以“肥”为美,代表性的做法是原味肥鱼。宜昌原味肥鱼烹饪起源于长江渔夫,成名于晚清、民国宜昌东门外半头街上的大厨石大爹,大名石德慎,石大爹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热心授徒,培养出了第二代杰出原味肥鱼传承人张家成;第三代传承人肥鱼仙姑黄大菊创下了知名放翁酒家,其酒店主打原味肥鱼,如今聚翁用的是人放天养的大湖泊生长的肥鱼,经过几代大师漫长的努力,肥鱼从过去民间菜席走向了现今的高档筵席。
随着长江禁渔以后人工饲养的兴起,和食客们对绿色健康食材的追求,宜昌肥鱼的饲养和烹制手法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然、绿色、有机、健康的“宜昌肥鱼”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肥鱼“瘦”身。
点军区桥边镇梅子瘦身鱼馆创始人邓明福,通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肥鱼饲养方式,在大型鱼塘中饲养约克的肥鱼,重新移入水池中,仅以山泉水吊水静养30天,肥美鱼身随时间逐渐收缩,周边杂味尽除,只留鲜之味,这样肥鱼味美而长。
▲图片来源:最美桥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tsxg/10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