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生活习性 >> 海量高清鱼病图,速速收藏鱼类发病后,如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鱼病能不能被治愈一直是业界争论的话题。对于终端养殖户及一线病害防控人员来讲,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通常是5-10天),池塘中死鱼的数量逐渐降低至可控或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鱼病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鱼类发病以后,如何进行诊疗,其逻辑可分为4个部分(专题),分别是:准确诊断(病原的分类)——开具处方——选择合适的药物——药物的科学使用。今天,我们将推出 篇文章:鱼病治疗逻辑专题①——准确诊断(病原的分类),后续还有三篇文章,敬请期待!文/图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袁圣、河海大学赵哲郝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薛晖赵彦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辉方苹
部分——准确诊断
对鱼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是鱼病治疗的基础,通过现场诊察、显微镜观察、水质检测等才能正确的找到鱼类发病的原因,从而为 的治疗打下基础,鱼病诊断中,鱼体标准化的检查是基础,水质等相关检测是辅助手段,最终目的是要确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的原因,确定病原的大类,然后按照相对标准化的治疗措施去实施治疗。
(一)鱼病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1.在现场完成鱼体检查(送检可能误诊)
鱼病的检查应由渔医(技术人员)在塘口完成,濒死鱼在送检时某些症状会发生变化(如大红鳃病),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形成误诊。另外不同人对于同一症状的描述不尽相同,单纯通过养殖户的描述,不在实地查看情况时,很可能因为对养殖户的描述理解不准确而误诊。
图1,2:患大红鳃的草鱼鳃丝颜色在拿出水面后不久即发生变化
2.对濒死鱼进行检查
对症状典型的濒死鱼进行检查是一线鱼病确诊的最直接的方法。有些池塘发病后,养殖户捞取健康鱼或死亡很久的鱼送检,无法客观的反应池塘中的问题,也就无法完成确诊工作。为了准确的找到病因,应在清晨到池塘下风处或进排水口处巡塘并捞取濒死鱼检查。
图3:濒死鱼是重点检查对象
3.除了对鱼体进行检查,对养殖情况、发病情况进行询问也很必要
对濒死鱼进行详细的检查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种类;通过查看养殖记录、用药记录、聊天、询问等方式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结合可以更好的了解池塘的发病过程及诱因,处理的方法及结果等,为后期的处方调整做准备。
图4:用药记录等是处方开具时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