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广东人吃鱼有厉害鱼皮鱼肠鱼生都不放过

发布时间:2023/7/15 9:36:53   

导报君语

如果有哪条鱼连皮带肉游出了广东

那一定是老天垂怜

确实

鱼想在广东活着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晚你屋企点食鱼?

如果要问全中国哪里最不缺水?广东必占头名。虽然每年都有不定期的台风问候,但充沛的雨水也带来了丰富的水产。鱼,便是其中的大户。

鱼,可海生,可河生,可江游,可家养,有一成语“如鱼得水”,单从字面上看,顾名思义说明,在有水的地方,鱼就能活。但是,这一条基本知识,并不适用于广东。

虽是大户,但在海鲜酒楼、农庄、水产市场林立的广东,鱼依然是稀缺的。倒不是说广东鱼产不能吃或不好吃,恰恰相反,因为太好吃且做法多样,消耗惊人。

放眼全世界,就吃鱼来说,再没有像广东一样,能把鱼之皮、肉、骨拆开分别入菜的了。许多人以为,清蒸条鱼,淋上些豉油,便是对鱼的最高致意。殊不知,广东有一吃法,虽有伤鱼一千,自损八百之嫌,但尽食得其鲜,而不愿停著。

说的就是鱼生,芳名在内,臭名远扬的顺德鱼生。

大不了就吃几天吡喹酮咯

(用药谨遵医嘱)

顺德出名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龙舟可以河道漂移,最主要的,还是好吃。所谓“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人均大师的顺德对食物味鲜与原味的追崇,可以说到了一种变态的极致境界。在遍地美食的顺德,无论是双皮奶、蹦沙、烧鹅,还是鱼皮饺、鱼腐、鱼饼……顺德的每一味都值得食客圣地巡礼,不过其中最“杀”人的,还是鱼生。

中国关于食用鱼生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西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年)。周师於彭衙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其中“脍鲤”,就是生鲤鱼片。而孔子亦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头的“脍”指的也是鱼生。

刀工了得的杀鱼大师,将误入顺德的鱼片成薄片,每片厚度不超过0.5毫米,再拌上油和盐,这是最传统的鱼生。此时,鱼肉的清鲜、韧劲“杀”人于无形之中,让无数人前仆后继拜倒在沉溺在鱼肉的晶莹剔透之中。

若把时间往前调小20年,也就是卫生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时期,我国有近2.4%的居民感染华支睾吸虫,当中大头,就属广东地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年4月第26卷第2期

据推测,广东省的感染人数有近万,占了国家总数的一半。而在广东内部,顺德地区的感染率高达50.74%。再探究为什么顺德地区感染率如此之高,原因指向了一个,好食鱼生。

余一海.广东顺德-年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南方医科大学.

顺德鱼生喜欢用淡水鱼,经常是鲩鱼。但无论是哪种鱼,只要是淡水出品,寄生虫就不会少。顺德人并非不知道其中利害,但比起“单调”的健康活着,寻得美味的刺激显然更吸引他们。

今天的顺德鱼生,加入了更丰富多彩的作料调味。姜丝、葱丝、蒜泥、酸荞头、花生碎、炸芋丝、五柳菜、芝麻、柠檬叶、青椒丝、红椒丝、萝卜丝、洋葱丝、芥末、酱油、花生油、糖……其中,如蒜、芥末、葱、洋葱除了调味,还被赋予了杀菌的职能,一些食客食鱼生佐餐高度白酒,亦美名其曰杀菌消*。

但不得不说,江湖小故事多少还是带有自欺欺人成分在里面。尽管有人吃鱼生,搭最烈的酒、蘸最呛的芥末,配味儿最重的蒜。但,每一样都不能彻底杀死生鱼中的寄生虫。有人戏称,吃鱼生和玩左轮手枪一样,这一轮没中,不代表下一轮不会中,要是中了,大不了吃几天吡喹酮咯(用药谨遵医嘱)。

而翻阅古籍,清代的《广东新语》有这么一句话或许戳中要害:“粤俗嗜鱼生。鱼脍宜生酒…生食之所以助阳也。”翻译过来就是,广东人相信,吃鱼生,可以壮阳。

皮要是丢了多浪费

鱼带有一股天生的腥味,鱼肉尚可通过处理干净血丝减轻腥味,鱼皮则因为难以处理,不讨食客喜欢,大厨也常常束手无策。

鱼生是只食鱼肉的,鱼皮并不入菜。据陈添记第三代传人华华介绍,他们家最早开始做鱼皮,是因为爷爷发现,顺德人不吃鱼皮,丢了太可惜。经过研究,爷爷陈本添发现,鱼皮富含胶质,肌韧弹牙,适合凉拌。

广州西关最负盛名的鱼皮小吃店就是陈添记,从初代创始人陈本添到大名鼎鼎的明伯,再到近几年从银行辞职专心自家生意的“鱼皮西施”华华,位于十五甫三巷的这家小店已经走过了40年。

陈添记家的鱼皮之所以好吃,有两大缺一不可的重要坚持。一是讲究鱼皮的选择。陈添记选用产自顺德的土鲮鱼、鲩鱼,坚持每天的鱼都是新鲜宰杀拉皮,决不隔夜,也不会隔夜。新鲜,正是让陈家鱼皮声名远扬的基础;其二是那勺秘制的酱料。蘸过酱料的鱼皮和不蘸酱料的鱼皮味道是不同,而浸过酱料的鱼皮又与点蘸的鱼皮不同。因为是秘方,只能大致猜出其中有油、豉油和糖。但正是这看不出成份的酱料,成为了保证鱼皮不腥反鲜香的灵*所在。

陈家鱼皮的爽脆,是其他店的鱼皮学不来的。在现场,华华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片取鱼皮。拉取鱼皮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直接简单,为了保持鱼皮的完整性,整个工程颇具难度。华华直言,光学取鱼皮,就花了几年时间。

取下鱼皮只是开始。将鱼皮用开水汆熟后,马上放进冰水中。冷热的温度变化,让鱼皮快速收缩,紧致的口感自这里诞生。

当一份鱼皮经陈家之手注入灵*酱汁,再毫不手抖的撒上大把花生、芝麻,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爽鱼皮便成了。配上一碗艇仔粥或猪肠粉,在香脆弹牙中品味15条鱼才能制成一份的爽鱼皮。

除了凉拌,油炸亦是处理鱼皮的经典制法。

很难想象,普普通通,带有腥味的鱼皮经过油炸之后,咬起来是咯嘣脆且沙质的,这种独特的口感类似于薯片,却更加厚实饱满。而沙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则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是一种不断诱惑着你用舌头摩擦鱼皮的奇妙感觉,鱼皮表面的凸起和舌头的微小颗粒,在一次次的摩擦中融合,趋向一体。

回到广州,在纸行路的何永记,点上一份招牌云吞面配上小份炸鱼皮,方能慰劳疲惫的心灵。

内脏也不能放过

说的就是鱼肠。

鱼肠因为腥气太重,经常被当作垃圾扔掉。不过对于节俭聪明的顺德人来说,将鱼肠清洗干净,再加入腥气克星——胡椒粉、料酒、陈皮、葱花等等,下油锅和鸡蛋一起做成鱼肠煎蛋,两种迥异的食材相互映衬,居然成了难得的人间美味。

除了煎蛋,鱼肠焗蛋也能够将两种食材完美融合在一起。若论区别,全看个人对蛋的口感敏感度了。

除了蛋,柚子皮也是鱼肠的好伴侣。柚子皮和鱼肠一样,都属于那类大众都熟悉,但又让人“望而生畏”的食材。然而,正是这两种都那么刁钻的食材合二为一,成为了一种经典搭配。

这道菜的生命力之所以旺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柚子皮的特质。除了擅长吸味,柚子皮还有一个特点,它实际上是一种“瘦”物,因此常要用它配以“油性”比较丰富的食物。而鱼肠作为一水产的下脚料,它含有鱼身中最惹味的鱼油。

柚子皮独特的苦香辟除了鱼肠的腥味,而鱼肠鲜中带苦的味道,又被柚皮完全吸收,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柚子皮绵厚的口感,与鱼肠极具弹性的口感结合,形成了强烈反差,食之又顺滑舒畅。

鱼在广东有至少一百种“死”法

水乡人家,善于发掘鱼身上每一个部分的美味,除了鱼生鱼皮鱼肠,鱼头鱼骨亦能被心(shi)灵(fen)手(hao)巧(chi)的广东人烹饪到极致。

在广东,尤其是顺德一带,河网密布让这处土地游荡着生活着此等轻盈灵动的美味。尽管顺德最出名的是厨师,但正因为有好水好鱼,他们才有足够的资源施展自己的才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鱼在广东,我想,至少一百种“死”法。

话说回来

今晚你屋企点食鱼?

图文

李思静

部分图片

源自网络

编辑

Amb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shxx/1020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