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闫玲月桃之夭夭两题附孙勇评论

发布时间:2017/12/26 16:11:41   

桃之夭夭

闫玲月

  潘家的大桃小桃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大桃是姐,眉清目秀,娇小玲珑,一双巧手绣出的蝴蝶翩翩飞,鱼儿水中戏。小桃是妹,丰满妩媚,野性十足,一副好嗓子唱得百花开口笑,云儿痴痴游。每当大桃小桃打人群里走,后生们眼里着火嘴上烧,若能娶到鲜嫩嫩水灵灵的大桃小桃, 当牛做马也值哩!可惜潘老汉看得紧,想把一对仙桃儿卖个好人家,咱们这些穷后生只能做白日梦喽。

  媒婆花姑登潘家门了,后生们懊丧地议论着,不知道仙桃儿要被哪个摘去了。几天后,潘家堂上迎来了镇上的大富商邵仁义,五旬开外的邵老板去年春上死了原配夫人,正准备续弦。邵仁义的到来让潘老汉眉开眼笑,立刻唤来了大桃小桃两姐妹见过邵老板。大桃施礼后羞答答落座一旁绞着绣帕,小桃却站在那儿把邵老板从上到下打量个遍,末了似笑非笑地瞟他一眼。这一眼把邵老板的*魄勾去了七分。眼前这只水蜜桃,体型饱满匀称,杏眼似喜似嗔,特别是薄绸衫下两只丰盈的桃儿摇摇欲坠,邵老板看呆了,嘴里喃喃低语,花姑忙附耳过来,只听邵老板嘴里不断重复两个字“大桃”,花姑心领神会般对潘老汉一阵耳语,喜得潘老汉频频点头。

  八月十五月圆夜,一顶八抬大轿迎走了泪水涟涟的大桃。小桃气咻咻地在屋子里撕扯着东西不出来,潘老汉笑她说,莫眼气,以后爹给你也寻个这样的好人家。小桃不答话,撕扯东西的声音更响了。潘老汉骂了句,这妮子越来越没管教了。也不真管她,径自走到堂上忙着清点邵老板送来的彩礼。

  大桃嫁给邵老板后,人非但没有丰润反而消瘦憔悴了许多,一年来也没有回过娘家门。小桃每次去看姐姐,大桃都是未语泪先流,小桃也不问,只恨恨地说我早料到他不是什么好鸟。

  在那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大桃去了,死时手里还攥着一块鸳鸯绣帕,几滴鲜血染红了绣帕,仿佛鸳鸯的滴滴血泪。小桃拾起姐姐的绣帕,没掉一滴泪,杏眼射出两道寒光直戳邵老板心窝子。邵老板慌忙以袖掩面,哭诉说大桃死于痨病,可怜没留下半个子嗣。潘老汉心痛女儿,也心痛从此断了这门阔亲戚,捶胸顿足一阵号啕。好在邵老板安慰他说,大桃虽然不在了,可咱们的亲戚情分还在,以后我仍会把您当岳丈来孝敬的。

  邵老板一年未娶,还时常带着厚礼来孝敬岳丈,潘老汉总觉得自己亏欠邵老板太多。

  自从姐姐大桃过世后,任谁提亲小桃也不嫁,急得潘老汉生出好几场病,于是拍着桌子问她口供,你到底要嫁哪个?小桃眉一挑,眼一扫,话一抛,就嫁他!把正在喝酒的邵老板呛得直咳嗽,潘老汉却转怒为喜,笑说,爹早有此意,就怕你不依,既然你愿意,仁义这里我就给做回主,也算替你姐姐还债吧。

  邵老板又惊又喜,假意推辞了一番, 择了个良辰吉日把小桃风风光光娶进了门。每日里与小桃有说有唱,把酒言欢,日夜缠绵,好不逍遥。

  一年后,小桃产下一子,邵老板欢喜得过了头竟然一命呜呼,后生们背后骂他是贪心遭报应。花姑摇摇手,反驳说,他是大桃吃多了撑死的。众人不解,大桃不是早就去了么?花姑笑骂,这个邵仁义当初相中的是小桃,那是他眼馋小桃胸前那两只大桃儿,嘴上就喊出了大桃的名字,害我老婆子会错了意,他把大桃娶回去才知道闹错了,还把我的谢媒钱扣了一半。你们想,大桃长的那么小巧,胸前的桃子能有多大,少不得挨打受骂冤屈死。

  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还没等邵老板下葬,邵家大院燃起熊熊火光,火借风势足足烧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才熄,昔日雄踞一方的邵家大院化为一片废墟。众人无不担心小桃母子的安危,找遍废墟发现只有一具被烧黑的骨架,不用问就知道是邵仁义的。有人说小桃带着儿子出走了,和她一起出走的还有邵老板家的小伙计,也就是那个与小桃青梅竹马的年轻后生。

  春去秋来,邵家大院的废墟上长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桃树,朵朵粉红云霞般的桃花引得蜂蝶无数,一个个饱满水灵的桃子煞是诱人。有嘴馋的后生摘下来尝过,只咬了一口,脸就变了颜色,嚷嚷着,这桃子咋比 连还苦呢?

  (原发《作品》年2期,转载于《微型小说选刊》年17期,《小小说月刊》年4期,入选《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眼睛告诉你

闫玲月

  摄影师王戈翻看着一张张他亲手拍摄的照片,人物的,风景的,工地的,学校的,居然找不出一张令人心动的。他烦躁地关上电脑,抓起背包和相机,打算来一场毫无准备的即兴旅行。来到火车站,只有一趟慢车车票还有剩余,王戈选了一个不熟悉的站名。绿皮火车像一头年迈的老 牛,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而缓慢地爬行,在咣当咣当节奏单调的音符里,王戈沉入梦乡。

   昏时分,火车将王戈抛到一个小小的站台,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喘着粗气渐行渐远了,放眼四望,黛色的群山在暮色中凝成一幅水墨画。他打听了一下,到最近的山里人家也要走上两个小时。年轻体健又常年在户外摄影,两个小时不算什么。

  开门的是一位老伯,听说王戈要吃饭借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又问了他的职业,这才让进门里。破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墙边桌上满满一大簸箕茶籽,一个小女孩在安静地剥茶籽,王戈的到来让她似乎一惊,抬起头匆匆一瞥又迅速低下。

  吃过简单的饭菜王戈就过来和老伯闲聊,又帮忙剥茶籽。从老伯口中得知平时只有他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盼盼的爸爸在外打工时不幸坠亡,妈妈嫌弃山里太穷也跑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偶尔寄点钱回来。盼盼听着他们的谈话默不作声,可王戈发现她长长的睫毛上缀着两颗泪珠。

  老伯说,自从她妈妈走了以后盼盼就变得不爱说话,但我知道她心里想妈妈啊。

  王戈放下手中的茶籽,拿起相机问,小妹妹,哥哥可以为你拍张照片吗?盼盼惶惑地望着他。王戈说,拍了照片发出去,你妈妈就可能看到,她就会回家看你的。

  真的吗?盼盼 次说话,目光中带着惊喜又含着羞怯。王戈连拍了十多张盼盼的特写,发觉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清澈见底,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杂芜,于是又将焦距对准女孩的眼睛,咔嚓咔嚓按下快门。

  第二天临走前,王戈给老伯留下元钱,并要了地址,说以后还会来的。盼盼追出来问,我妈妈看到照片真的能回来吗?王戈肯定地点点头说,哥哥相信她会回来看你的。

  回去以后王戈将盼盼的照片传到网上,希望能帮助她完成心愿。盼盼的眼睛启发了王戈的构思,他又陆续拍了好多人的眼睛,作为一组系列摄影作品,参加年度摄影大赛。在摄影获奖作品展上,金奖就是王戈的那组题为《眼睛告诉你》的照片,照片里的眼睛有嘲笑,有冷漠,有市侩,有贪婪,有羞怯,有惊喜,有纯真,有无奈。一位大老板对着他的作品出神半晌,想买走那张纯真眼睛的照片,价钱由王戈定。王戈说了句抱歉,这组作品不出售。

  快一年没再见到那个小女孩盼盼了,不知她的妈妈回去看过她没有。王戈闲来无事,又坐上了那列绿皮火车,这次他带了一些衣服和童话书给盼盼。小女孩盼盼穿着崭新的衣服,喜气洋洋的,见到王戈就热情地拉住他的手说,谢谢大哥哥,妈妈真的回来看过我了。妈妈还让我问问你,听说你拍我的照片获奖了,拿了多少奖金?王戈答,哥哥是拿奖了,奖金不多只有几千元,哥哥打算捐给你们学校做助学基金。

  盼盼主动要王戈再给她拍些照片,王戈欣然同意。她换着不同款式的漂亮衣裳,摆着扭腰卖萌的姿势,眼睛里一会是调皮,一会是娇嗔。王戈忽然觉得盼盼的眼睛里多了些什么,那两汪清澈见底的心泉再也看不到了。拍完照,盼盼递给王戈一张纸,上面是一串号码和一个名字。盼盼说,这是妈妈要我交给哥哥的,说是我的出镜费你可以和她联系商量。

  出镜费?王戈一时没转过弯来。对啊,妈妈说我现在已经是网络红人了,很多人都来找我做模特拍照,只要拍照赚钱过上好日子,妈妈就再也不离开我了。

  盼盼眨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欢快地讲述着。王戈失神地盯着那双眼睛,说了句,可惜了这双眼睛。盼盼莫名其妙地望着他,眼中满是疑问。

  (原发《作品》年12期,转载于《小说选刊》年2期)

作家简介

作家简介

闫玲月,笔名冰凌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常务理事。曾在《证券时报》开设专栏。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作品》《山东文学》《青春》《章回小说》《文学港》《小说月刊》《东方剑》《短篇小说》《佛山文艺》《金山》《短小说》《天池》《语思》《爱尚生活》《羊城晚报》《证券时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河北青年报》《新课程报》等报刊,并被《小说选刊》《当代文萃》《今日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中外文摘》《女士》《法制博览》《微型小说月报》等刊转载。曾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 等奖、第五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入围奖、深圳市福田区“睦邻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年中国小小说精选》《年中国小小说精选》《小小说美文馆》《 中学生人气的名家小小说》等数十家选本和各省市高中试卷。已出版小小说集《幸福跷跷板》、短篇小说集《接吻鱼的爱情》。

评论

纤笔一枝似拂尘

——评闫玲月的小小说

 孙勇

  将小说写得“小之又小”,却又能以小窥幽、以小见大,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闫玲月就有这种本事。

  在每篇字数不到字的小小说里,闫玲月以她充盈的才情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个或冰冷或温暖、或浪漫或烟火、或残酷或温柔、或现实或魔幻的大千世界。

  闫玲月擅长写感情。感情的四个维度——爱情、亲情、友情与人情,她的作品均有涉猎。以爱情题材为例,《甜豆花咸豆花》通过味蕾的喜新厌旧来投射人性的见异思迁,可谓“舌尖上的爱情”之另类纪录。《茶花女》则将经典文学形象偷梁换柱,巧妙地加以改造,讲述了一出中国版的都市爱情幻灭剧。毫无疑问,相对于礼赞爱情的浪漫,闫玲月更擅长揭示婚姻的残酷。当然,闫玲月并非爱情虚无主义者,她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天长地久仍旧抱有期待。如果说,《听海》编织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童话,那么,《恋上你的背影》就是向烟火熏不死的婚姻致敬。

  写亲情,自然绕不过婆媳关系、亲子教育这类现实热点题材。总体而言,闫玲月这方面的作品有比较鲜明的真善美导向。不过,由于情节铺陈自然,分寸拿捏得当,它们并没有过度教化的痕迹,《生锈的剪刀》即如此。

  《女人那点事》是闫玲月针砭病态人情世故的代表作。不正常的事情一旦习以为常,正常的事情就变成异端了,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女人那点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酱缸文化”是如何潜移默化地让国人(而不仅仅是女人)自甘堕落的。冷峻的幽默,浸透着人生的大悲剧。

  除了现实主义题材,闫玲月的小小说中也有魔幻主义或传奇类作品,其中,《桃之夭夭》尤其值得一提。这篇气质独特、难以复制的作品,以精炼且老到的笔法解构了一个经典的成语,巧妙地完成了意境与故事的再造。这种解构具有颠覆性,但绝不牵强附会,而是自然天成,别有洞天。它写了爱情、婚姻,兼涉世俗、人性,有很大的容量。一种诡异的、无常的、神秘的气氛浸淫其中,是魔幻,也是传奇。

  作家胡帝曾用“仰望幸福”来评价闫玲月小小说的精神气质,对此我很认同。在我看来,闫玲月是以一种“参透红尘但不看破红尘”的态度去写作的,读她的小小说,你会觉得梦想值得一追,今生值得一活;人生中的那些遗憾,若能弥补,就不要放弃,若覆水难收,则不妨含泪或含笑去担待。

  闫玲月在小小说领域耕耘了近八年,人生的历练与创作的磨砺,造就了她具有秀雅气质的文笔。这种“秀雅”,是一种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美,也是一种介于自然之清秀与人工之精致之间的淬炼——有打磨,但不过分雕琢,追求天然的意境;有泥土的气息,接地气,但不拒绝时尚的味道。打个比方,闫玲月的笔就像一枝纤丽的拂尘,以刚柔相济的功力,拂去人生台历上的尘埃,以慈悲为怀的点拨,让红尘中的男女心明眼亮。

  (孙勇,《证券时报》记者)

小编寄语

广东省小小说学会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shxx/144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