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饲养方法 >> 赫哲瑰宝刘志宏和她的鱼皮画
赫哲族“鱼皮艺术”形成的“鱼皮文化”在全世界是 的,具有历史、民族、宗教、民俗、艺术等价值,是饶河县少数民族艺术的杰出代表,已经被列入我国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饶河县四排乡就有一位制作鱼皮画的民间女艺人刘志宏,今年36岁的刘志宏从年就开始学习制作精美的鱼皮画了。这位民间女艺人作画时突出特点是在整张鱼皮上完成作品,外部轮廓保持了完整的鱼皮形状,而内容是千姿百态。在广义的鱼皮画中可谓蹊径另辟,一帜独树。她的作品大多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连环组画”,间或带有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鲜明印痕。
(图左刘志宏)
刘志宏告诉记者,使用鱼皮画首先必须对鱼皮进行加工处理。手工费时大约3天,要经过剥制,晾干去鳞、晾晒鱼皮、捶熟、漂色等许多细致环节。鱼皮镂刻是先选好鱼皮,一般都是选择比较大的鱼皮,有阴刻和阳刻两种,在鱼皮的反面进行勾画(也可直接剪制),经过剪刻完成。此种方法不适于剪刻过于复杂的图形,因鱼皮质地较硬,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张画而已。鱼皮画分为粘贴和镂刻二种。粘贴画制作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选好底衬,再选适当的鱼皮进行剪制。这一步骤特别重要,首先要确定要粘贴的部位,选择鱼皮的颜色,剪完之后,就可往底纸进行粘贴了,一幅鱼皮画也就完成了。一般说来适于粘生活方面的事物,还有动物、人物等等。鱼皮镂刻和剪贴画曾被称为“无纸剪纸”。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鱼皮画图案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之上,吸收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鱼皮画种类丰富多彩、造型各异。从内容上多是表现赫哲族人传统的日常生活画面,也有一部分是表现赫哲族人的宗教信仰。
刘志宏介绍,鱼皮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多种多样,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构成的画面色彩斑斓,意境深沉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其风格古朴,粗犷,而且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它美术材料不可取代的,也非是人工模拟能够完成获得。自然收藏几十年不会变质,是艺术收藏的珍品。鱼皮画的内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审美追求与信仰崇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赫哲族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很多情节和人物在鱼皮画中有所在描述。透过这些神话故事,可以理解赫哲族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分析鱼皮画的图案,我们可以了解赫哲族的审美观。研究鱼皮画的加工制作过程,则有助于我们认识赫哲族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和生产技术。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品,赫哲族通过对鱼皮的粘贴和镂刻,以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经过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已经具有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在,刘志宏已经在饶河县里开了一家专门制作、销售“赫哲鱼皮画部落”的商店,自己每天还要制作鱼皮画8个小时以上,除了用鱼皮画创造利润外,刘志宏更多的是对鱼皮画的痴迷和喜爱,她想的是把鱼皮画这种传统艺术发扬广大,让更多的人了解鱼皮画,了解赫哲族悠久历史,让鱼皮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