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争相传抄的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究竟藏在

发布时间:2023/5/28 11:48:26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面城楼藏本第8册《南丰先生元丰类稿》条目上有红色批字“钊所藏有二刻,一为成化间杨参刻,一为隆庆五年邵广刻,二刻皆有序文纪其年月”,从这一批注的称呼及面城楼藏本清晰的流传脉络推断,这应该是曾钊的批注。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网络图片面城楼藏本面城楼藏本红笔书五字

面城楼藏本第5册《重刊改并五音集韵》条目上有红色批字:“樑家所藏明本改并五音集韵后附沙门真空贯珠八与刘鉴切韵南指南玉钥匙门法共一册卷帙篇目与此皆吻合而此刘聪序下数字必系切音指南之讹抄者故录此以作校正”,而该页所校之红字如“次”、“贯”、“匙”、“称”均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页的《天禄琳琅书目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同。在第1册还有红笔书的“温澍樑手校”5个字;第2册有红笔书的“光绪丁丑花朝顺德温氏幼珊校于涑绿楼”17字。可见面城楼藏本还经过了温树梁及温幼珊的手校。

乾隆皇帝网络图片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面城楼藏本卷末有朱邦衡的跋识:

嘉庆纪元之戊午,假馆太原王氏,主人月轩先生,博雅好古之士也,精书画,以《天禄琳琅》乞余抄录,因从友人袁又恺假的内阁原抄本书之,五匝月而毕,其中不免鱼鲁、豕亥。今岁春初,余久疾复愈,重理旧业,适朝廷有采访字画遗书之命,士大夫家皆尊重是书,复从友人借原抄本及 氏未见书斋本、周猗(漪)堂本,参校改正颇多,雅原抄之误阙焉。传写之本当以此本为最善。戊辰十月望秋崖朱邦衡识。

从朱邦衡的跋引出了《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清宫外抄本的主人:袁廷梼、 丕烈、周锡瓒。

袁廷梼(~年),字寿阶,一作绶阶,号又恺,江苏吴县人。室名有“三研斋”、“五研楼”、“贞节堂”、“红蕙山房”、“渔隐小圃”等,五研楼蓄书万卷,皆宋椠、元刻,秘籍精抄;闻有善本必得乃快,虽片楮只字,不惜重赀购之;袁氏“有抄书癖,与卢学士文弨、钱少詹大昕诸先生往还,每闻秘册必请传其副。”袁氏与周锡瓒、 丕烈、顾之逵号为藏书四友,又被称为清嘉庆时期的四大藏书家。

龙山温氏

丕烈(~年),字绍武,号荛圃,江苏吴县人。他的藏书斋室楼名极多,先是有“学耕堂”,以后又陆续有“百宋一廛”、“士礼居”、“求古居”、“陶陶室”、“学山海居”、“读未见书斋”等。 氏好宋刻,所藏宋本多达百部,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说“昔人谓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丕烈为大宗,而乾嘉间之藏书史,可谓百宋一廛之时代”。

周锡瓒(~年),字仲涟,一作仲连,号漪塘,一作漪堂,别署香岩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富藏书,且极精,藏书处名为“水月亭”、“香岩书屋”、“漱六楼”。段玉裁云:“乾隆嘉庆以来,吴中之能聚书者,未有过于周子者也。” 丕烈云:“香岩喜藏书,家多秘本,先余数十年而收藏者”,“余每购得一书,携以相质,有须参考者,必往借所藏秘本证之,二十年来可谓同志之友矣”。

综上所述,袁廷梼、 丕烈、周锡瓒都是江苏的大藏书家,曾钊又是广东的大藏书家,可见《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的清抄本都藏于各地大藏书家之手,该书是他们争相传抄的珍贵书目。从卷末朱邦衡的跋可见朱邦衡的精校手抄本是传抄本之中的最善者,换言之,面城楼抄本是抄自传抄本之中的最善者,当然也应为上上之本。

本文摘选自《紫禁城》年8月刊《清宫书香飘南粤—曾钊与面城楼藏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xttz/1016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