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鉴别方法 >> 59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的词类活用一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名词的词类活用,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一种是名词作状语。
先从成语入手,认识这两种语法现象,特别注意成语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下文仿此例,不再赘述。
1名词的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
土崩瓦解风起云涌蚕食鲸吞虎踞龙盘星罗棋布川流不息一衣带水狼吞虎咽鳞次栉比花容月貌
犬牙交错抱头鼠窜狼奔豕突星驰电走*哭狼嚎蜂拥而来蜗行牛步涣然冰释鼠窃狗偷雷厉风行鱼贯而行瓜剖豆分风驰电掣大海捞针鹤立鸡群心猿意马一诺千金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②表示处所或工具
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南征北战拳打脚踢口诛笔伐草行露宿耳提面命风餐露宿二桃杀三士车载斗量东奔西走箪食壶浆穴居野处夙兴夜寐面折廷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筑室道谋虎口余生金榜题名风雨飘摇管窥蠡测道不拾遗马革裹尸身体力行
势不两立义不容辞车水马龙
③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理万机日新月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朝不虑夕朝闻(令)夕改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方式
人才辈出条分缕析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那样。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蛇,像蛇那样。
③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在(在东市、在西市、在南市、在北市)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左,在右边。右,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项脊轩志》)下,向(往)下。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向(往)西。前,向(往)前。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前,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时,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日,每天。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岁,每年。
日削月割吗,以趋于亡。(《六国论》)日,日日。月,月月。
6.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翻译时在时间名词前加一“在”字。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 河边。(《木兰诗》)朝,在早上。暮,在晚上。朝,在早上。暮,在晚上。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朝,在早上。暮,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