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鉴别方法 >> 不遗渔力向芯出发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种苗被誉为水产业的“芯片”,好的种苗是决定水产品品质和效益的关键。
阳西县是海洋水产养殖大县,该县大力推动水产养殖向名优、高品质养殖方向发展的同时,全力扶持发展海洋种苗产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好种业翻身仗,为水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种苗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年阳西县共有苗种生产场(点)个,面积1.3万亩,池塘1.27万亩、车间15万平方米,建成实验室、标本室等科研场所一批,其中省级水产良种场4家。该县水产种苗主要生产品种包括金鲳、 鳍鲷、黑鲷、平头鲷、珍珠龙趸等海洋水产品品种。年该县种苗生产总产值5亿元。生产的苗种除供应本地海水养殖外,大部分销往省内外沿海地区养殖户。
接下来,阳西县将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种苗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种苗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鼓励支持种苗生产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优质海洋水产种苗的研发培育,全力打造全省海洋种苗研发和生产基地。
●南方日报记者张俊
全力扶持
推动海洋种业做强做优
阳西县委、县 府高度重视海洋鱼苗产业的发展,全力推动产业朝着绿色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该县加大对水产鱼苗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提升优质种苗的生产供应能力。该县重点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现代渔业种业。一是支持企业加大特色水产繁育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良种基建、水产业发展工程等 策,加快推进海水鱼苗特色养殖品种的繁育设施改造升级,提升特色水产品种的繁育设施。二是加大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扶持力度,把建设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作为建设现代渔业、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大力建设现代化、规范化、高标准的原良种场,提升苗种企业的保种育种供种和生产供应能力。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引导种业企业克服小富即安、各自为 的心理,加强联合协作,抓住当前国家全力支持水产种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创新发展理念,选准品种,乘势而上,着力打造创新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产业链完整的种业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创新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努力提升育种与推广的能力水平。
积极搭桥牵线,加强水产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打通“产学研用”链条。积极引进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团队,和本地水产种业企业对接,为企业解决鱼苗繁育、养殖的实际问题,校企联合加大育种创新,构建高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苗种企业为一体的育种机制,使种业企业真正成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合力培育更加受市场欢迎、更高品质的优良海洋水产品种。
目前,阳西县正全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国内外知名调味品企业厨邦、美味鲜、卡夫亨氏、加美味、美味源等项目已投产,并新引进丰益国际调味品项目、宝能阳江大食品产业园项目等,致力打造集研发、制造、内外贸、物流、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群。阳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对阳西水产养殖的需求更大,将有力带动水产种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阳西县正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也为水产种业走向深蓝提供条件。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五批),阳西县获批平方公里、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更广袤的海洋牧场将会为水产育种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助力该县海洋种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加大创新
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竞争力
鱼苗孵化养殖是一门技术活。近年来,阳西县委、县 府积极引导鱼苗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鱼苗生产技术和能力再上新台阶。
该县各龙头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鱼苗生产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作为当地鱼苗生产的龙头,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联合进行科技研发、优良品种推广、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水产技术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提升海水鱼苗繁育技术水平,力争繁育出经济效益更好的珍稀海水鱼苗。
该合作社还研发了专门适合鱼苗食用的生物饵料,代替以前传统的粉状饲料。该生物饵料使用有机肥发酵而成,不使用违禁药物,适合鱼苗食用,鱼苗长得快也长得更好。
作为阳江首家专门从事南美白对虾种虾培育的阳西县康顺虾苗场,成立了阳江市对虾良种选育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该虾苗场研发的“无公害南美白对虾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海洋生物种苗繁育水质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获得阳江市和阳西县科学技术进步奖项。
位于沙扒镇的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已培育出青斑、龙趸、紫红笛鲷、尖吻鲈等20多种海水优质鱼类亲鱼。为进一步深化亲鱼培育和海水鱼种苗繁育技术,提升鱼苗出产质量,企业还成立了实验室,自主开展多个鱼类繁育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目前,该公司繁育场内鱼苗繁育已突破时间限制,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亲鱼产卵时间,达到全年供应季节性海水鱼苗鱼卵,为深远海养殖提供适宜优质苗种。公司生产的鱼苗品质受到肯定,广泛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冬季气温低,导致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冬季也是传统的鱼苗养殖淡季。为了破解冬季鱼苗养殖淡季的局面,阳西县的养殖户打破传统养殖方式,创新采取冬棚养殖鱼苗技术,冬天也能正常养殖鱼苗。
盖地膜,每天监测水质,保证水的质量。有了冬棚养殖后,养殖户实现一年四季都有鱼苗上市,一年可养殖七至八批鱼苗,而且冬棚养殖的反季节鱼苗价格更高,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
效益良好
小鱼苗成镇村致富大产业
几个月前,来阳西采购鱼苗的广西北海市铁山港水产养殖商会会长唐永才对媒体表示,阳西地理位置好,海水水质优良、鱼苗品质好,他已经连续8年来购买鱼苗。
“这里的鱼苗活力好、体质健壮、尺寸一致,每年都会前来购买几千万尾鱼苗。”“来这里收购十多年了,今天买了40多万尾,主要是平头鲷鱼。这里是大规模孵化的,鱼苗质量较好”……每到鱼苗采购季节,阳西县沿海各镇鱼苗场总是客商云集,装载鱼苗的车辆也是络绎不绝。据了解,阳西的优质鱼苗主要销往广东沿海及广西、海南、福建等地。
鱼苗畅销,让从事养殖业的渔民们增收致富。依靠“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提供孵化鱼卵和技术指导,养殖户提供鱼塘,将鱼卵养成鱼苗,据了解,一亩塘每月产值有一万多元。
阳西县儒洞镇新村的廖尊一家人都从事鱼苗生产,廖尊包下鱼塘养鱼苗,他的两个儿子也加入进来。小儿子子承父业学会了鱼苗养殖技术,跟着父亲养鱼苗,儿子则瞄准了鱼苗运输的机遇,他筹资买了两辆运输车,干起了鱼苗运输,负责将本地的鱼苗运送到养殖户所在的养殖场,生意也红红火火。
靠着鱼苗养殖,廖尊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家里还盖起了三层的楼房。像廖尊这样靠鱼苗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在儒洞镇新村鱼苗养殖场附近的马路边,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据村民介绍,不少都是靠养殖鱼苗赚了钱之后建起来的。
在阳西沿海各镇村,鱼苗养殖正成为渔民致富奔康的新途径。随着国内市场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鱼苗养殖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养殖鱼苗的村民们的未来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