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能吓哭小孩,现在没多少人见过的长相怪异

发布时间:2024/2/27 14:03:55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崩鼻鱼”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估计哪些上了一定年纪的钓鱼人都没有听过。因为它已经很少很少了,一段时间内还被认为濒临灭绝。“崩鼻鱼”并没有灭绝,只是在野外生存的数量非常稀少,再加上它的生存环境狭窄,所以大部分人都没听过它。

可喜的是,在端午节放假期间的6月5日,惠州市尤门县传来喜讯,“崩鼻鱼”重新被科考捕获。这次崩鼻鱼的发现,是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特级生物教师 伟胜捕获的。由于他对鱼类种群非常着迷,成立了名教师工作室课题组,开始收集拍摄整理龙门水域的鱼类。这次利用假期时间,在龙门县增江河段、麻榨镇白庙水电站坝下出水口,终于采集到一种“怪异”鱼种,经专家确认,是在龙门消失多年的东方墨头鱼,俗称“崩鼻鱼”。

东方墨头鱼系鲤科,墨头鱼属,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原生鱼,是南方水系的特有鱼种,原产于海南岛。崩鼻鱼体态憨萌、体色墨绿,眼睛鲜红,各鳍橙色,集观赏、食用于一身的名贵鱼类。鱼体内富含脂肪,肉味极鲜美。

了解“崩鼻鱼”

崩鼻鱼的学名叫东方墨头鱼,属鲤科墨头鱼属的一种鱼类。俗称:狮子鱼,崩鼻鱼,墨鱼,乌鱼,癞鼻子鱼。对于崩鼻鱼,现有研究认为,其物种形成于海南岛,即原产于海南岛,形成种群后慢慢扩散至珠江至闽江水系。而对于具体是怎样的扩散路径,怎样跨江过海抵达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1、形态特征

体长,圆筒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它的头部。头宽,吻圆钝,前端有很多粗糙的角质突起。有须2对,吻须较眼径为短,口角须更短小。鼻前深陷,将吻分作两部,上部为游离的吻突,雄性更为显著,并具发达珠星,幼鱼不明显。口下位,呈新月形。

腹膜灰黑色。体背绿褐色,腹部乳白,各绍灰黑色,胸、腹、臀鳍带稿红色,幼体色彩尤其明显。侧鳞片上均具小黑点,连成与侧线相平行的6条黑色条纹,体后部较显著。腹部有一个大吸盘,可吸附于各种岩石、大石头之上,来抗击湍流的冲击。

2、生活习性

崩鼻鱼非常喜欢湍急流水,经常栖息于江河、山涧水流湍急的环境中,靠其自身的碟状吸盘吸附于岩石上。有底栖生活习惯,属于底栖鱼类,很少生活在静水水域里。

崩鼻鱼主要以着生藻类为食,经常觅食岩石表面的藻类,常混以泥沙。

它的成熟期较早,产卵繁殖期均在3月份。它的产卵条件比较苛刻,必须要有流水的条件下才能产卵,所以多在洪水期产卵。

崩鼻鱼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当有同伴要来“找茬”,入侵领地时,会利用头部上的“犄角”作为武器,攻击入侵者。双方便会用头部上的“犄角”来进行一场领地之战,争得你死我活。

3、分布范围

崩鼻鱼的分布范围小,只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海南岛和珠江、闽江、九龙江、韩江、元江等水系,海南岛是它的原产地。

4、经济价值

崩鼻鱼生长缓慢,体型比东坡墨头鱼为小(大部分人都把东坡墨头鱼和东方墨头鱼搞混),最大个体仅达30厘米左右。但体内富含脂肪,肉味极鲜美,产区视为名贵鱼类。

我们知道,油鱼的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崩鼻鱼的脂肪6跟油广鱼差不多,产地渔民常直接将鱼放在火上烤而食之,更具原始的风味。

只是,崩鼻鱼属于小型鱼种,分布范围小,生活环境又比较苛刻,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造成它的产量不高,仅在原产地有较高的价值。

崩鼻鱼被认为是水质检测机器,只要有它的存在,证明水质一流,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过滤直接饮用。

崩鼻鱼的现状

其实,崩鼻鱼以前在珠江水系里,数量还是非常多的,无论是钓鱼人还是渔民,都可以经常捕获。就拿惠州动的龙门县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前,“崩鼻鱼”在龙门分布很广泛。据龙门县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回忆,那时,在龙门县增江河段龙华虎跳水电站捕获的“崩鼻鱼”,最多的时候要用箩筐去挑,数量较多。但近20年来,“崩鼻鱼”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疑似灭绝。

其中有一个人,他就是龙门县的老渔民阿 。他从起从事渔业,是有30年经历的渔民的人。据阿 回忆,当时“崩鼻鱼”还是比较常见的,数量也较多,但后来越来越难见。直至年,他在龙门城西增江河段捕获1尾“崩鼻鱼”,当时已经觉得十分珍贵,他放在屋旁的水潭养着,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野生“崩鼻鱼”。

东方墨头鱼是一种严格栖息于山涧溪流生态环境的鱼类,对水质要求极高,只要稍微有点污染都不能生存。可喜的是,这次在龙门县发现的崩鼻鱼,并不是单一一条。而是在别人在捕获多条后, 老师收到信息后,组织多人在水电站坝下出水口,终于又采集到了一尾崩鼻鱼。从而证明,龙门县逐渐恢复了崩鼻鱼的种群。在龙门县发现其种群,与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写到最后

崩鼻鱼的生存环境比较狭窄,只生存于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岛水域里。南方的钓鱼人钓过和见过的都很少了,北方的钓鱼人更是见都没见过。由于环境污染、滥捕、电捕*等原因,崩鼻鱼的野外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以为濒临灭绝,野外只有零星存在。可喜的是,崩鼻鱼的种群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只是种群还比较脆弱,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它。

崩鼻鱼在广东来说,一直以为是小时候的回忆,近20~30年以来,几乎很少发现它的野生个体,一度以为疑似灭绝。这次在龙门县多次被发现,证明龙门县的水域里又恢复了野生群体。这是惠州市,甚至是广东省的生态环境整体变好的明证,证明广东的生态圈开始恢复了,而且恢复效果很好。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需要文明施钓。而且,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jbff/1034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