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关于诺卡氏菌,我们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1/3/1 16:46:08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39.html

关于诺卡氏菌,我们了解多少?

6、7月份的持续高温、水质恶化,再加上养殖密度高,投喂不合理,珠三角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诺卡氏菌病,主要感染鱼种有生鱼、海鲈、加州鲈、尖吻鲈与金鲳等,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诺卡氏菌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偷底死亡,等到病情严重时,鱼体肝、脾与肾布满白色结节,有的鱼鳃与肌肉也可见白色结节,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阻碍。

为了更好地防治诺卡氏菌病,我们有必要深入地了解一下诺卡氏菌。

1、诺卡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1.1诺卡氏菌是好气菌,革兰氏阳性,菌为多形态,有球状、杆状、丝状,菌体大小0.6×(3~4)微米,无运动性。

1.2营养要求一般,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3天后有可见菌落,7~10天后菌落凸起,气生菌丝形成后,表面呈绒毛状。在TSA培养基上形成白色沙粒状菌落;菌落粗糙易碎,边缘不整齐,偶尔在表面形成皱折;实验室对诺卡氏菌进行分离需在25℃的条件下培养至少4天以上。

1.3革兰氏染色: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菌体呈紫色。

1.4病灶组织切片:对病变组织或者结节做组织印片或涂片可发现分枝串珠样菌丝体(×)。

1.5病理切片:对病灶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可发现各内脏器官存在大量的结节性坏死灶,且该坏死灶具有典型的三层固定结构。同时也可发现串珠样诺卡氏菌体。

2、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季节较长,从4-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在28-32℃,在华南地区会延长到10月底,发病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二年开食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有该病发生。

3、症状

主要症状是体表溃烂和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形成肉芽肿,有的鱼肌肉、鳃丝上也可以看到有白色结节。发病初期体表有点状出血和小的溃疡灶,同时鳃盖、颌部、鳍基等处也有溃疡灶。有的病鱼解剖后可见脾脏、肾脏、肝脏等内脏器官上有白色结节,有的病鱼皮下肌肉和鳃丝上也有白色结节,有的鱼肌肉局部溃烂,在体表形成大的脓肿。

目前该病没有 药,主流做法是内服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但由于疗程较长,费用过高而难以被养殖户接受,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在前期做好预防,防止诺卡氏菌的感染。

4.预防

(1)入池管理。

①亲鱼专塘培育,不从疫区进苗;

②放养前养殖池塘清除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③鱼苗入池前用常规方法进行消*。 (2)养殖管理。

①控制合适放养密度;

②有条件对水源水进行沉淀、消*等;

③定期使用生石灰等一些水质及底质改良剂;

④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⑤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⑥科学投喂控制投喂量;

⑦疾病流行季节前做好药物消*工作;

⑧尽量少喂冰鲜。对于鲈鱼等目前人工配合饲料还不完善的鱼种,建议冰鲜和颗粒料配合投喂,定期用颗粒料加上药物进行预防,也有利于发病时鱼的治疗;

⑨注重鱼的保健和优良水质的保持。既然是条件致病菌,只有在鱼体抵抗力下降和水质恶化以及鱼体出现创伤(比如收鱼、分塘、被寄生虫感染等)的时候鱼才会被感染;

⑩由于病程长,尤其到发病后期,一般鱼体质已经瘦弱,容易出现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此时如果一味杀虫,常常发现反复杀,反复出现。所以适当杀虫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原发病的治疗,同时要额外注重体质的增强和水质的调节。反复杀虫极不可取,反而容易造成鱼的体质下降和水体破坏,长期来说,不利于病的控制。

5.治疗

(1)定期添加保肝、抗应激药物,增强鱼的体质(五 精华液)。(2)定期使用生物底改、活菌调水,保持水质稳定(富水美、粤海利生素,EM调水王等)。(3)定期用碘制剂消*,尤其是放苗期间以及对鱼进行操作的时候(比如出鱼、分塘)和出现寄生虫病尤其是锚头蚤之类能造成明显伤口的寄生虫。(4)寄生虫的预防建议内服杀虫药,适当外用杀虫药,减少对水质的破坏。

(5)抗菌素建议选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恩诺沙星类),5天一个疗程。

(6)随时观察,防止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jbff/96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