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和亲戚一起干鱼塘是我的故乡情结红网

发布时间:2023/6/19 11:40:22   

在湖南的乡下,每到冬至前后,家里有鱼塘的农户就要干鱼塘捕鱼,捞上来的鱼作为过年时的美食,让家人大快朵颐一番。

前两年回乡下,就经历了一次干鱼塘。在干鱼塘前一天,岳父就打电话让二姐夫带上渔网,第二天清晨到家来干鱼塘。至于大姐夫,因为腰伤,近几年已不能干太重的活并且不能侵染过冷的塘水,所以并没有叫上他。大姐夫年轻时是干农活的老手,肩挑手提什么都能干,既能下湖捞鱼虾,又是村附近工程里的干活好手,家里还种了十几亩田,在他的勤劳能干和精打细算下,家里整得红红火火。这不,医院上班,前两年出嫁,不久还生了个胖女儿;小儿子在长沙工作,也是工厂里的技能选手。至于二姐夫嘛,也还可以,二姐夫和二姐辛勤节约,带着个女儿,小日子也过得不错。

第二天清晨,妻子的哥哥等不及,连打几个电话,让二姐夫快点过来,没有二姐夫的渔网和二姐夫做干鱼塘的帮手,是干不了岳父这口鱼塘的。

终于,二姐夫姗姗而来,妻子的哥哥和二姐夫穿上腰靴,到已被放出很多水的鱼塘下网捕鱼。前一天晚上,岳父就用抽水机抽了一晚上鱼塘水,到了清晨,鱼塘里的水放得差不多了,可以穿上腰靴下塘捕鱼了。

只见二姐夫和妻子的哥哥拿着渔网站在塘水中,他们一人一边,慢慢将渔网放入水中,并缓缓推着渔网前进,待渔网拉到鱼塘另一边后,再慢慢将渔网收束,这时,渔网中很多大鱼就在欢快地跳动了。

我忙到禾场拿来篓子,二姐夫和妻子的哥哥将渔网中的大鱼扔进篓子里,至于小鱼嘛,一般会扔回鱼塘里,以待它们长大后来年再捞。妻子哥哥和二姐夫用一根扁担挑起装满了鱼的两个篓子,从塘边小路挑到禾场里。

他们将鱼洒开,鱼在地上上下蹦动,发出“啪啪”的声音,冬日的阳光照在鱼身上,照在他们的脸上,欢快的气氛萦绕着整个禾场。这是丰收的迹象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养鱼虽然不像种田那么辛苦,但即使是自家吃的鱼,也要每天打鱼草,观察鱼的生长气象,防止病害的侵袭。一年临结束时,通过干鱼塘,看到自己收获的成果,这也许就是“端到端”的投入-产出效益,这也许就是收获的快乐吧。

干鱼塘的工作的一部分就这样告一个段落。也不知哪里听来的消息,附近的村民纷纷涌到岳父家要买鱼。他们将挑好的鱼称量后付款,这时妻子就隆重登场了,她仔细察看秤上鱼的重量并进行计算和收付款,我看到妻子接过(客户——哈哈,就是那些乡里乡亲)的钱脸上迸出的灿烂笑容,就知道此女所具有的商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当然还有岳父,也同时迸发出灿烂的笑容。岳母则不太情愿将鱼全都卖给乡里乡亲,因为她有儿子女儿等几大家庭,首先,她要保证这几家鱼的供应呀。卖完鱼,接着就是岳父岳母的工作了。他们会将剩下的鱼一一剖好,洒上盐,到坛子里腌几天后,趁着太阳出来,再把鱼放到禾场晒,晒好后,腊鱼就算做好了。放入冰箱冷冻箱,可以放很久,到过年时候还能吃上这些比饲料鱼甚至野生鱼更美味的自养塘鱼。

干鱼塘一系列的工作到此结束,剩下就是吃了。当然,在干鱼塘的那天中午,一般会煮上几条新鲜鱼,干完活的二姐夫、妻子哥哥一家人以及蹭吃蹭喝的我就会喝着小酒听妻子哥哥讲些村里的见闻,那个鱼的美味呀,真是难以忘记。

今年,岳父家又干了鱼塘,这不,今天就收到寄来的鱼,我放入冰箱里,想着等哪天妻子回来,我们就能好好吃上一顿。

其实,从上面可以看出,农村在经济大潮中,并未完全失去自我,在保持传统乡村特色的同时,现在需要的是农民积极协同和配合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为自己、家人及所在乡村的生态和富裕迈上一个新台阶。试想想,没有乡村的生态环境,鱼塘里养的鱼也不会好吃到哪里;没有乡人的富裕,那些养鱼的、买鱼的,哪有余钱整好日用家居和置办丰富的年货。今早看到一个新闻,湖南张家界的农村“屋场会”开起来,受到《人民日报》的点赞。这篇文章题目为《“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在农村,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大多数乡人都会使用手机问候朋友和家人,村里的很多工作也可以在手机上解决。但是,这种“键对键”是永远代替不了真实生动的“面对面”的,特别是在村民彼此连接着的农村。按照新闻里的解释:所谓“屋场会”,就是各级 员干部利用屋场这种居民聚居点,比如房屋院落、田间地头,把会议室搬到他们中间去。这些拉家常、听实情、议事情的会议形式很接地气,当然,在严寒冬日,要烧上一篓炭火,泡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来。如果到了吃饭时间,碰巧在家里干了鱼塘的农户屋场议事和拉家常,屋主可真要用塘里的新鲜美味的鱼招待这些乡里乡亲的客人了,呵呵。

网友讨论

冰凌花OK:幸福将无处不在。Biun:接地气的好图文,让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

喵大喵: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40多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冷暖自知1:乡村振兴的需要年轻人的力量,年轻人生活所迫又不愿意留在乡村,那么一些乡村即使一段时间复兴,缺少后续力量也是无源之水,如何打破这个循环,让乡村能够吸引年前人,留住年轻人,是乡村振兴避不开的一个问题。

来源丨红网论坛网友

亿年孤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shxx/1018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