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长江的喜和悲十年禁渔江豚刀鱼回归

发布时间:2025/3/10 11:14:41   

在我国,有两条著名的河流,被誉为“母亲河”,它们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摇篮,这两条河流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作为我国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拥有众多独特的珍稀物种,享誉全球。然而,也曾有一段时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生态受到严重威胁,众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甚至永久消失。

?长江中哪些珍稀物种曾存在?

长江曾是中国多个珍稀物种的家园,其中包括中华鲟、白鲟、江豚、白鱀豚、达氏鳇、鲥鱼等。

这些物种都是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有句老话“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很好地描述了长江鱼类的王者地位。

其中“千斤腊子”指的是中华鲟,“万斤象”则是白鲟的别称。

中华鲟:这是一种仅在中国发现的古老物种,距今已有1.5亿年历史,被誉为“活化石”。成年中华鲟可长达5米,重超公斤,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又称琴鱼、淫鱼、剑鱼、象鱼、鲔等,起源于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因其长有长吻,形似剑,故名剑鱼。主要以鱼类、虾、蟹为食,可长至7.5米,重超公斤,属于世界最大的淡水鱼类,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江豚:又名江猪、河猪、海猪、海和尚,属哺乳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江豚约在万年前出现于长江,性格活泼,喜欢跳跃,常被视为“长江街溜子”。以鱼类为主食,成体长约1.4~1.6米,最重可达公斤,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鱀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洞庭湖、鄱阳湖和钱塘江口等地。与江豚同为万年前的物种,喜欢深水区域,以鱼虾为食。群居习性,性格温和,被称为“长江女神”。雌鱼体型较大,最长可达2.5米,重达公斤,同样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鲥鱼:别称时鱼、三来鱼、三黎鱼、里夫斯氏薄河鲱等,亦属远古物种,以其美味著称,是“长江三鲜”之一。最大体长可达1米,重超5公斤,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曾是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现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

遗憾的是,这些珍稀物种中有的已经灭绝,有的濒临灭绝,其生存状态非常不乐观。

?为了长江生态,我国自年1月起对长江实行了长达十年的全面禁渔,同时加强了对重要水域的监控和人工增殖放流,以期生态恢复。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如江豚数量有所回升,年的江豚仅有头,而到了年5月,江豚数量增至头,增长了20%以上。此外,长江中的刀鱼也有所恢复。

虽然长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但我们仍需对白鲟和白鱀豚的悲剧警醒,它们一度繁荣的存在和突然的消失,提醒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保护这些无可替代的珍稀物种。对于长江的保护,你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shxx/105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