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生活习性 >> 大鱼海棠你是否已化作风雨,穿越时
说一部动画是原创,首先当是世界观必须原创。《大鱼海棠》明显参考了《千与千寻》等经典吉卜力动画,尤其是人设,可以说是日系风格,不过作为主场景的“其他人”家园,原型参考了福建客家土楼,这个借鉴十分成功,创造出和日系乡村风完全不同的景象。《大鱼海棠》的世界观通过椿的旁白说出:“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变成一条沉睡的小鱼,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发,这个旅程永远不会结束,生命往复不息。”
中国风,是《大鱼海棠》最初瞬间吸引无数观众的王牌,人设虽然日系,但从衣服到发型等细节,确实是中国传统风格。而且在角色名字上用了大量的古籍典故,甚至有堆砌之嫌:从三位主角椿、鲲、湫,到丿、毛人、帝江、鹿神、胤、珮、鲲妹、凤等等,从《庄子》到《山海经》、《列仙传》、《诗经》之中择选,用古典意味十足又相当生僻的汉字,来向观众宣告:这是一部完全中国民族风的作品。
责任与守护可能是全片想表达的又一个主题,但是这条线的表达实在太暗了。主创把太多想表达的东西放到主线上,实在不堪重负。二刷之后才注意到这个隐喻。女主的名字是椿,她的能力其实一开始并不明确,掌管海棠是因为母亲希望她继承母亲的能力。但是其实她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表明。椿在庄子里的描述是“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古人以椿树比喻长寿,椿树寿命如此之长必然也很高大。片尾也特意写明这句话。用意到底是什么??个人认为这个涉及女主家庭这条线了。女主的母亲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以自认为对她好的方式对她付出。
毫无疑问影片中最宏大的世界观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就是关于每个人都是来自海里的一条鱼的设定,这是不同于一贯的大陆文明的架构,而是另一种鲜少涉及的海洋文明的思考。影片里思考的其实最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西方有一种传统,当个体成年时他们需要经历一个灵魂的自我拷问,也就是上述的哲学三问,最终的目的就是激发你的自我意识,你需要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追求的是什么,从而不再迷茫。所以古老的西方神话总是不乏有关于英雄的成年礼的题材,通常是与怪物搏斗或者出海经历艰险。现在西方还有这样的传统,所以很多老外都会热衷于环游世界,在路上经历不同的事情从而达到内心的明确自我。很多好莱坞的影片其实都表达了这个模式。
生死问题可以说是东方文化里最神秘最讳莫如深的一个宏大主题。片子里贯穿的最大的主线其实是生死的问题。”其他人“的世界是灵魂死后的归属,故事的开端起源于女主脚的成人礼就见识了死亡,她多次回想鲲的妹妹找她要哥哥,鲲的妹妹提醒她她是造成她们生离死别的凶手。她无疑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想要复活大鱼。爷爷,奶奶在死亡主题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爷爷第一次和椿讲到生死问题时说自己大限将至,他非常坦然的对椿说这是自然规律。奶奶死后变成凤凰,爷爷死后成为大树,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16岁的椿无法接受死亡和别离(很符合她的人物设定,刚成年的孩子,无知懵懂)
剧中男主上天了。男二法力使用过度死特了。女主跳到水里找到爷爷化身那棵海棠树,开主角光环抱着树自沉于湖底和树渐渐合为一体,树就神乎其技地飞快生长了!长得通天了!狂风暴雨突然停了!雨过天晴了!村里人登上树全他妈得救了!突然就happyending了!这绝对不是什么《魔豆》,都是女主的诚心诚意感动了上天。嗯一定是这样的。
剧情进展到这里到了我非常莫名其妙的一段了。一方面,女主和男主在老房子里非常欢乐地成长,不用担心有人打扰也不用去想风雪天去哪找吃的,男主不吃东西怎么长大。另一方面,男二突然脱离了队伍,开始自暴自弃,跑到鹿神开的小酒馆喝酒。明明不会喝还硬要学喝,一边借酒浇愁一边大喊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为什么女主不爱我!(对了鹿神是姜广涛配的音,声音非常好听人设也萌。本片唯二配的好的音,宝木中阳没有存在感不计入内。)
大鱼真的一无是处吗?我承认,我看电影时,还是偶尔会被几个漂亮的构图给惊艳到。但很快的,这些美丽画面带来的感动就败在了牵强可笑的剧情、雷人的台词带来的震慑之下。给《大鱼海棠》两星,一星给画面,一星给有生之年能看到也算满足的情怀。那些不要脸玩命吹的,可得长点心啊!既然那么喜欢传统文化,那就赠送《桃花扇》的名句给大鱼吧。《大鱼海棠》—— 你是否已化作风雨,穿越时光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