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游鱼
fǔdǐyóuyú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生死只是在须臾之间而已。
瓮中之鳖鱼游釜中鱼游沸鼎
化险为夷如鱼得水
谓语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张纲的人,字文纪,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他是 的清官。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
在当时,宦官一般都是被人瞧不起,到了东汉,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东汉皇帝年龄小,太后的年纪也很轻,大权往往落入宦官手中。久而久之,宦官的地位提高了。当时汉顺帝宠信宦官,张纲对此很担心,说:“现在,污秽小人聚满朝廷,这些人做了许多坏事,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为国家消除灾难。我愿做这样的人,否则便是枉活人世。
公元年,朝廷派出八位官员巡视各地。其他七位年龄都比较大,唯有张纲是个年轻人。到了洛阳张纲便停下来了,不再向前走。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张纲说。“现在财狼当道,去查各地的毛贼干什么?
当时,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张婴等人率领众人谋反,杀死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作乱,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朝廷清剿了十多年,依然没能彻底解决。原来派去的郡守,都是带了很多兵马前去赴任,朝廷任命张纲担任广陵太守,张纲便轻车简从到了广陵。
张纲没有派兵武力清剿,而是前去招安。张婴早已知道张纲的大名,对他的为人非常佩服,说:“十多年来我们疲于奔命,少有安稳的日子,眼下已经沦为釜底游鱼,早晨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保住性命,现在大人前来招安,我们怎么会不从命?
张婴归顺朝廷以后,那里的局势很快稳定下来。张纲担任广陵太守一年多,组织百姓积极发展生产,带领人民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他46岁去世,前来吊唁的百姓不计其数。为了纪念张纲,人们把张纲带领百姓开挖的水渠称为“张纲渠”。
张纲面对张婴等人的叛乱,没有采取武力清剿的方法,他认为百姓造反也是逼迫无奈,正如张婴所说,十几年来犹如釜底游鱼,惶惶不可终日。可见, 治清明,百姓自然不会造反。中国古代往往是乱自上作,皇帝宠信奸臣,百姓没有活路,只好铤而走险。
敌人已经成了釜底游鱼,插翅难逃,只要我们拿下高地,敌人就会束手就擒。
本文转载自:每日成语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