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7首古诗,写尽人生滋味且敬往事一杯酒,愿

发布时间:2023/6/5 10:43:29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史学家钱穆曾说,“学诗,是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古典诗词的魅力,既有缀玉联珠的雅韵,更有博古通今的智慧。

他们虽寥寥数语,却言简意深,积蓄了古人的心灵和智慧,凝练了伟大的品格和修养。

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何境,你总能在诗词的世界中遇见似曾相识的故人,迷茫时给你指引,困惑时给你答疑。

即使身陷泥淖,也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即便跌入世俗,也能“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正如这7首感人的古诗词,写尽人生起落,抚慰人间烟火,让人受用一生。

01

《望岳》

唐·李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一首《望岳》,让杜甫名动天下,彼时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疏狂少年。

但出身名门望族、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的他,很快成了当时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

不过,在群星荟萃的大唐诗坛,少年成名的诗人比比皆是,前辈大咖更是不乏其人,年少的杜甫想要傲视群雄并不容易。

尤其他还是一个铩羽而归、科考落第学子。

可杜甫丝毫没被挫折压倒,反而豪情满怀地自比屈原、贾谊,相信自己定能攀登诗坛高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凭着这股自信激情,杜甫走过时乖运蹇的年代,踏平命运多舛的旅途,最终活成了“前掩来者,后无来继”地“诗圣”。

作家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真正的自信,就是不轻视年少的梦想,不屈服高山的压力,不放弃攀登的勇气。

只要信念不倒,总能到达诗和远方。

02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 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人说,人生有一种勇敢,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即便逆水行舟也不停歇,纵然荆棘丛生也勇敢穿行。

李白创作这首《行路难》的时候,刚刚被“赐金放还”赶出朝堂,失意落寞。

正当中年的李白,原本一心只求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

但沉醉于声色的皇帝,却只让他侍弄花月,歌颂太平。

可以想像,李白的内心是多么地煎熬迷茫。

但仕途受阻的李白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向大器晚成的姜尚、伊尹等先贤寻找勇气,重新燃起前行的斗志。

生活不易,谁都有遭遇风雨困窘,山穷水尽的时候。

重要的是,不要让当下的黑暗,遮住眼里的光芒;更不要让一时的困难,阻止内心的向往。

只要勇毅前行,脚下就会有路,未来就有希望。

03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果熬过无数的苦,却始终看不到希望,我们还要坚守初心吗?

如果拼尽全力挣扎,依旧无法尽如人意,我们还要贯穿始终吗?

读了文天祥的生命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终于恍然大悟: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坚守初心的人,即便生命短暂,也终将无憾、无愧。

就像文天祥,当国家危难时,他本可以明哲保身,但他却为赴国难,散尽家财招兵买马,逆风而行。

当兵败被俘时,他可以选择高官厚留在敌国,但他却宁愿死得惨烈,也不愿活得苟且。

当押赴刑场前,忽必烈最后诚恳地挽留他,他依旧不改初衷:“忠臣不事二主。”

或许我们不会像文天祥一样,面临大义的生死决择。

但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接受,不断改变的过程。

真正能走到最后的,都是那些敢于坚守的长期主义者。

只要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时间终将给你一份完美答卷。

04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无年,这年秋天对苏轼来说,此生难忘。

他因写诗暗讽变法,锒铛入狱,全家被抄。

庆幸的是,苏轼幸免一死,但被贬谪到偏远艰苦的 州。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

生死“惧风”的磨难后,苏轼又迎来了生活的“骤雨”。

身为贬官的他几无薪资,为了养活全家二十几口人,苏轼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他脱去文人的长袍方巾,改穿农家的短褂草鞋,开荒扶犁种地,打井筑池养鱼,整日在田间地头躬耕劳作。

四年风雨洗礼,痛定思痛的苏轼不再张扬尖锐,而是变得透彻旷达。

四年苦难淬炼,原本平凡普通的他,也最终蜕变成千古一人的东坡居士。

很喜欢一句话,“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乐观豁达,真正的智慧都是从苦难中修炼出来的。

不惧坎坷,笑对磨难,生活才会对你网开一面。

05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是把孤独写得最入木三分的一首诗。

白皑皑的旷野中,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天地一片苍茫。

唯有一叶轻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小时侯,总觉得这样的情境太过枯寂、凄凉,甚至透着刺骨的寒冷。

人到中年,才懂得柳宗元的深刻。

他钓的不仅仅是孤独,更是灵*的成长。

他在孤独的困厄中,笃行自己的创作;在清冷的江雪里,坚守高洁的品性,最终柳宗元成长为大唐独树一帜的大诗人。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情非得已和无可奈何。

所谓成长,就是学会悲喜自渡,在孤独中品味岁月生香。

且越优秀的人,越能在孤独中丰盛庄重,成就自己。

06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陶渊明六十多年的人生轨迹中,做过寒门学士,做过幕府谋士,做过参 县令……

但我们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位隐逸诗人。

他这一辈子,与功名利无缘,偏爱于内心安宁的自在生活。

即便因为家贫无米,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出仕做官时,陶渊明依然没有让自己的精神和人格屈从于现实压力。

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与其违心地搜刮民财,献媚臭名昭著的权臣,不如看淡世事,守住内心的清明。

于是,仅仅上任80多天,陶渊明主动挂冠辞职,果断回家种田。

从此,薄田几亩,淡菊几簇,浊酒几壶,陶渊明在田野乡间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

有人说,“心静,是一种境界;静心,是一种修行。”

人生在世,活的是一种心静。

但真正的心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于名利前静心,从喧闹中潜心,如此,岁月永远是天真。

07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直以为,诗意总是与浪漫和优雅相伴,与成功和财富相随。

读到韦庄这首诗,才发现有的人,真的可以乐自逆境来。

韦庄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生逢乱世,仕途不顺,一生备尝艰辛失意之苦。

尤其是 巢起义攻陷长安后,韦庄不得不仓皇逃往江南避难。

江南十年,他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穷苦困顿的日子,但韦庄的心却始终淡定从容。

奔波疲惫时,他会江边垂钓,欣赏碧水蓝天的怡然。

长夜无眠里,他则荡舟湖上,享受听雨入眠的悠闲。

他用诗来熨平苦难,也用诗来滋养灵*。

正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鲜花着锦,而是一瓣诗心入春怀。

只要心中有诗意,即便是最失意的时刻,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光故事。

《论语》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天,孔子问儿子孔鲤,“今天学《诗》了吗?”

孔鲤低头小声道,“没,还没学。”

孔子脸色一沉,严肃地批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

学诗不仅仅是丰富语言,启蒙心灵智慧,更是富养人生、提升思想境界。

正如《诗品序》有言,“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学诗不是为了金钱名利,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学会欣赏,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当你觉得自卑时,念一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你感到挫败时,读一读“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你感到迷茫时,想一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或许你可以从诗词中,获得一份自信,一份慰藉,一份坚强,一份从容……

愿你我都能重拾诗心,往后余生,活出诗意人生。

作者简介:心然,曾经沙场秋点兵,如今我手写我心,从此一手抱娃一手种花,在人间烟火中,细嗅诗和远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tsxg/1016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