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吻鱼 >> 接吻鱼特殊习惯 >> 澳洲西部和印尼南部的一种小型角鲨西部
西部长吻角鲨
中文名:西部长吻角鲨
别名:暂无
英文名:WesternLongnoseSpurdog
拉丁学名:Squalusnasutus(nasutus来自拉丁语“nasutus”,意思是大鼻子,指的是它细长的口鼻部。)
软骨鱼纲——角鲨目——棘鲛科——角鲨属——西部长吻角鲨
原产地:分布于东印度洋和中西部太平洋,澳大利亚西北部(罗特尼斯峡谷至罗利浅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可能还有所罗门群岛。
西部长吻角鲨分布地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属于NT(近危)
西部长吻角鲨是一种稀有的小而细长的鲨鱼;头部狭窄,鼻子又长又窄。前鼻瓣上有一个短的内侧触须;眼睛比较大;小而倾斜的背鳍;第一背棘短且较细,第二背棘长基部坚固;成年个体胸鳍不呈镰刀状,胸鳍内缘短;尾柄几乎水平,又短又宽,从尾叉延伸到上叶后缘,位于上叶背缘附近有点线性斑点。
西部长吻角鲨样本背部呈浅灰色,下部呈灰白色,没有白色斑点。苍白的背鳍有暗色的尖端和后缘。尾鳍后缘的一部分可见黑色斑点。
口鼻和腹面真皮细齿的每一片都有三道凸起。没有关于颌骨和牙齿的资料。
背鳍和真皮细齿深海物种,被发现在-米深处的上大陆坡。没有关于食性的资料,推测以小鱼、头足类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卵胎生,但没有关于繁殖的信息。该物种的总长度至少达到64厘米;雄性在46cm时成熟。
澳大利亚联邦管理的西部深水拖网渔场和西北斜坡拖网渔场的作业深度大于米,目前不太可能影响西部长吻角鲨,因为渔船数量有限,捕捞强度低。在印度尼西亚东部,该地区的深海渔业正在扩张,角鲨属是一些最常见的深海鲨鱼,主要由底栖延绳钓渔业记录。印度尼西亚渔业中特定物种的渔获量数据不可用,因为所有角鲨目前都被记录在一起。因此,目前还无法确定西部长吻角鲨的捕捞压力程度。
在印度尼西亚,该物种被用于生产高价值的肝油,其肉、鳍用于食用。
目前没有针对西部长吻角鲨的特定物种保护措施。澳大利亚北海岸生物区和西北海洋公园网络包括几个禁止拖网捕鱼的海洋保护区和海洋管理区,并可能间接地为该地区物种提供一些避难所。需要有关西部长吻角鲨生活史、种群规模和趋势的更多信息,以及与渔业的互动,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
不知道是否存在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