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鱼

中药中的动物药鲈鱼

发布时间:2022/3/28 9:57:15   

来源

为鮨科动物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CuvieretValenciennes)的鲜肉。

别名

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

生境与分布

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也可生活于淡水中,春夏间幼鱼有成群溯河的习性,冬季返归海中。主食鱼、虾类。秋末冬初在河口产卵。卵浮性,径1.35~1.44mm,具油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历史文献

《嘉祐本草》有其记载,言:“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形态特征

鲈鱼:体侧扁,一般长60cm左右。头中等大,吻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斜裂。下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膨大,伸达眼缘后下方。上下颌牙带状,细小,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牙。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后角及下缘具4棘,鳃盖骨具1扁平棘。鳃耙(7~9)+(13~16)。体被小栉鳞,头部除吻端及两颌外均被磷。侧线完全,侧线鳞70~80。背鳍2个,稍分离。第1背鳍Ⅻ,硬棘;第2背鳍Ⅰ-12~13。臀鳍Ⅲ-7~8,始于背鳍第6鳍条下方。胸鳍16~18,较小,位低。腹鳍1-5,胸位。尾鳍分叉。体背侧灰青绿色。生活于淡水者体色较浅白。体侧上半部及背鳍上有黑色斑点。由于逐渐增长,斑点渐不明显。腹侧银白色。背鳍条部和尾鳍边缘黑色。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脾、肾三经。

功能与主治

益脾胃,补肝肾。用于脾虚泻痢,消化不良,疳积,百日咳,水肿,筋骨痿弱,胎动不安,疮疡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

取鲜活之品,锤击杀死除净内脏,冲洗干净,水炖煮熟或蒸汤服食,每次60~g;或做鲙食。

注意

《嘉祐本草》:“多食发痃癖及疮肿,不可与乳酪同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mens.com/jwyjbff/100344.html
------分隔线----------------------------